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-《乱世扬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张凤翼心中哀叹,“克日退敌”,说的容易,鞑子几万大军,说击退就能击退吗?不过他不敢在这个话题上多说,先避过朝堂上的弹劾再说。

    兵部尚书自请督师,除此之外百官并无良策献上。下朝之后,崇祯闷闷不乐地回到乾清宫。

    王承恩见他心情不好,屏退殿中宫女和小太监,心想得拣一件能让万岁爷高兴的事说给他听听,否则天天这么郁郁寡欢,实在伤身。

    想了半天,王承恩想起丁忧被下旨夺情的前宣大总督杨嗣昌已经回了京城,而且请求面圣,将这个消息告诉万岁爷,或许能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。

    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说:“前兵部右侍郎、宣大总督杨嗣昌已经回京,请求面圣,万岁爷可要召见?”

    崇祯闻言一振,立刻说:“文弱回京了?赶快宣他觐见。”

    杨嗣昌丁忧之前就很受崇祯信任,其父杨鹤剿寇失利被问罪,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圣眷,短短几年就历任山海关内监军兵备道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巡抚山海关和永平府、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镇总督,要不是先后因为父母双双去世,回家丁忧,兵部尚书的位置未必是张凤翼的。崇祯苦于朝中无知兵之人可用,便下旨夺情,命他回京。

    不久后,杨嗣昌便进了宫,被宦官带到乾清宫。他此刻没有官职在身,身着布衣,跪下磕头行礼:“武陵杨嗣昌叩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崇祯连忙虚抬右手,示意平身,“文弱无需行此大礼,朕下旨夺情,召你回京,就是要重要的。来人,赐座。”

    杨嗣昌自然也知道这一点,不过场面上的事还是要做的,再三推却之后,才在宦官搬来的小几子上坐下。

    崇祯现在最忧虑的就是鞑子入寇之事,却无人可以商量对策,现在杨嗣昌来了,宛如找到了知音,将腹中心事和盘托出,并询问:“鞑子入寇,卿可有良策?另外,朕想调洪承畴、卢象升等人北上拱卫京畿,如何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