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章:女帝3-《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这一幕,看呆了莲沁。
    她真的想问问,在这暗无天日的天牢中,您弄这么多华贵服饰,给谁看的?
    “小丫头?”
    莲沁回过神,见他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,抬手指了指自己。
    “对,就是你,别指了。”秦九歌招手让她上前,“这些都给我带着。”
    “殿下,您这些衣服是哪里来的?”莲沁没忍住好奇心。
    秦九歌眨眨眼,“一点点存的,这可是我多年的心血。”
    莲沁:“……”真的,这人真的太离谱了。
    这里可是天牢中的重刑犯区域,属于罪大恶极中的罪大恶极。
    如此双倍罪大恶极的人,居然是这个样子。
    他真的有那么厉害吗?
    把衣裳抱起来,莲沁费力的绑在身上,怀里还抱着一个,这才跟着两位主子哼哧哼哧的离开。
    走出天牢的那一瞬间,秦九歌抬手遮住眼睛。
    长久没有站在阳光下,看到阳光的第一眼,双目刺疼酸涩,已经有泪水沁出。
    秦九歌闷声道:“我这不是哭。”
    秦鹿笑道:“我知道,你这是长期接触不到阳光导致的,习惯几日就好了。”
    回到宫中,秦鹿给了他一个住处,同时安排了几个人就近照顾。
    “宫里你随便走动,没事了也可以去朝堂听政,稍后我让人送东西给你。”
    “去吧去吧。”秦九歌挥挥手。
    等秦鹿离开,他这边洗漱沐浴后,出了宫殿,直奔酒窖。
    身后两个随侍忙跟着,就看着秦九歌从半上午一直喝到临近晚膳。
    回到寝宫,总管上前,“殿下,陛下差人送东西来了,在书房。”
    秦九歌打了个酒咯,步伐平稳的来到书房,一眼看到中间的红木箱子。
    打开后,里面是书籍,或者说是兵法谋略。
    看到这些东西,秦九歌心中有了答案。
    扣上箱盖,他直接去找了秦鹿。
    来到殿中,见秦鹿正在用膳。
    秦九歌上前坐下,莲沁帮着添了一副碗筷。
    “怎么就你自己?后妃呢?”
    秦鹿抬眉看了他一眼,“都遣散了,朕要戒断男色,富民强国。”
    秦九歌:“……”他们秦家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个傻孩子?
    富民强国和戒男色有什么关系。
    “君后呢?”
    “去外地做官了,不出意外,明年年初就能回来。”秦鹿吃着红烧肉,虽说烧的很好吃,可只要是肉,真没有不腻的,“你一把年纪了,科举没必要,京城世家被我清理的差不多了,等你觉得什么时候合适,我把兵权交给你。”
    秦九歌收敛吊儿郎当,“你就不怕我反了?”
    “这种话说的就没意思了。”秦鹿吃掉碗里最后一点米饭,让莲沁帮着添了两口,“朝中有个女官,卓青鸾,人很不错。只是现在还有些年轻,处理方式有点稚嫩,再多培养一些年,我就要放权了。以后皇族将政权交给首辅,只掌管兵权。”
    秦九歌不知道该说什么,这做法不可谓不大胆。
    但凡让秦氏列祖列宗知道,估计就算是死都不会安生。
    “这权利放出去容易,收回来可就难了。”他不得不开口劝阻。
    “不收!”秦鹿给他普及君主立宪的知识。
    这种方式,倒是让秦九歌有些好奇。
    甚至越听越觉得可行。
    牺牲掉秦氏皇族的权柄,能让朝廷更好的发展,甚至说句不客气的,只要中途不出现不可回旋的惊天灾祸,秦氏皇族的地位还是很牢固的。
    当然,也仅仅是地位,不包括政权。
    政权在天下人手中,天下人便会护着这个天下。
    天下太平了,秦氏皇族纵然没了权利,至少还有兵权和财富。
    从长远看,这比君主专权要好得多。
    难就难在是否能舍得那生杀予夺的权利,一般人还真做不到。
    他静静的看着秦鹿,莫名觉得这丫头是舍得下的。
    否则今日自己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。
    **
    灵州。
    卓青鸾带着夜一走遍灾区。
    今年灵州雨水充沛,几处拦截大坝被冲垮,两岸的百姓家毁人亡,灾情严重。
    抵达灾区第一时间,她便让人帮着搭建临时住所,同时让灵州府的大夫就近帮忙诊治,夜一也派人在下边施粥放粮。
    灵州地方官府得知要开放官府粮仓,刚开始极力反对。
    卓青鸾觉得这背后肯定不简单,随后派夜一暗中调查粮仓,结果发现粮仓内空空如也,一粒粮食都没有。
    此举让她极为愤怒,直接命夜一将地方官府全部收押审讯,在夜一严酷的刑讯逼供之下,这些贪官说出了粮食的下落。
    她们将粮食全部倒卖光了,整座灵州府压根就没有存粮。
    无奈之下,卓青鸾让夜一赶赴临近府城,就近调动粮食救济灵州灾民。
    不巧的是,隔壁就是建州。
    因裴然在,建州这几年发展的极好,粮仓内粮食充足。
    建州府那边也不敢耽搁,日夜奔波,将一车车的粮食运抵灵州。
    随后,卓青鸾带领地方匠人,耗费近半个月,弄出了水泥,在洪水下降后,开始重新修葺江河大坝。
    前前后后历经两个月的时间,在中秋节前夕,灾情终于彻底解决。
    几日后,卓青鸾将灵州府的一应贪官押赴法场,彻底的结束了她们罪恶的一生。
    当地百姓看到贪官授首,无不欢呼雀跃。
    得知卓青鸾即将回朝复命,百姓们自发送上了万民伞,以感激朝廷的大恩。
    接过万民伞,卓青鸾心中激荡万千。
    她想起了临行前陛下说的话,百姓是一国根基,只有百姓过得好,国家才能繁荣昌盛,坚若磐石。
    “多谢乡亲们。”她拱手,含泪回礼,“时值中秋佳节,希望诸位都能身体康健。”
    “大人一路保重。”
    卓青鸾返回京城,将此行的经过告知秦鹿。
    秦鹿看着奏章,很是满意。
    见她形容有些憔悴,道:“你辛苦了,回去休息吧,另外可以提前和家里人说说,下个月你的赴任地是漳州。那边临近沿海,大有发展。你是朕亲自培养的宰辅之臣,切莫让朕的心血白费。”
    “臣领旨。”卓青鸾明白了。
    她只要不行差踏错,早晚都会成为百官之首。
    其实能不能做宰辅,卓青鸾现在没有执念,在感受到万民伞的重量时,她就已经有了目标。
    比起封侯拜相,为民请命更重要。
    辞别陛下,卓青鸾返回家中。
    “吾儿,瞧你都瘦了。”卓父看到女儿,心疼坏了,招呼身边的小厮,中午让厨房多做些好吃的,给她补一补。
    卓青鸾拉着父亲坐下,“爹,下个月女儿就要去漳州述职了。”
    卓父愣住,“儿啊,你不是京官吗?这是被贬了?还是说之前赈灾有了纰漏?”
    卓青鸾忙安抚住父亲,笑道:“没有被贬,正因为陛下对女儿极为看重,才让女儿下放为官。放眼朝中历代高官,她们也都是从地方一步步走上来的,这是必经之路。”
    “这样啊,你可吓死为父了。”卓父听闻,方才松了口气,“你准备自己赴任?”
    “女儿未娶夫,自然是要独自赴任的,不过父亲放心,女儿的安危没有问题。”
    卓父心中惆怅,“鸾儿,你年岁也不小了,不若早些娶夫吧,如此我和你娘也能放心你去任上。”
    “父亲!”卓青鸾哭笑不得,“女儿下个月就要赴任了,纵然是娶夫也没这么快的,三书六礼一通下来,起码也要半年左右,耽误不得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这可如何是好。”卓父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。
    这边说着,几日后,一个男子登门拜访。
    卓青鸾看到来人,没觉得意外,“卫兄怎的来了?”
    卫瑾和她相互见礼,“这是我的生平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